国泰君安:港股内需方向仍是主线 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_全球报道

智通财经网 2023-01-10 11:09:37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港股2023年迎来“开门红”,科技股及平台经济股受政策利好重拾上涨动力,同时国内地产托底力度继续加码,带动港股权重板块上扬。从近期数据表现来看,地产政策发力点尚未触及需求端的核心,预计后续仍有政策空间,短期内市场或继续交易扩内需政策预期。该行认为目前处于港股牛市“三级火箭”第二阶段,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资料图】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摘要近期国内地产托底力度持续加码,但效果不及预期。

供给端“三箭齐发”,支持房企信贷、债权、股权三个渠道融资;需求端政策力度亦有所提升,对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阶段性放宽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延续。但自2022年4季度执行新政以来,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因为下限降幅并不明显,原本下限为LPR5Y-20bp,大多城市减点也仅在40~60bp,尚不足以构成刺激作用。

深层次逻辑是政策发力点尚未触及需求端的核心。

近期地产需求端政策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核心逻辑:1)以往的房地产刺激力度较大,透支了部分未来涨幅与居民购买力;2)当前国内居民杠杆率提升空间已十分有限。此外,由于疫情的持续,加杠杆意愿明显不足;3)现阶段的地产需求端政策主要集中在三四线需求疲弱的城市或地区,对于降首付、房贷利率放松等措施的敏感度较低;4)政策侧重点集中在首套房,但对于首套房刚需主体,可能核心问题是购买力方面的限制,因此需要更多维度的政策支持才能有效提振需求。

地产需求侧后续仍有释放空间,但需找准政策发力点。

对比2008年及2014-2015年的房地产逆周期调节,本轮政策力度尚未完全释放。后续需求侧可能有更多支持政策,包括部分城市行政调控放松,以及房贷利率成本有进一步下行空间。同时,政策的侧重点可能需要逐渐向一二线城市的改善型住房需求转移,逐渐形成以居民需求为主导,而非房企的融资环境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对于扩内需政策的预期交易或将延续。

短期来看,由于经济数据在1、2月份可能缺乏验证,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交易可能仍会延续。此外,港股大多数企业都与国内经济和内需相关,而与出口关联度较低。政策端在扩内需层面的边际变化,例如地产需求端、居民大宗消费等,仍将是港股市场短期的主导因素之一。在此过程中,政策出台的节奏和力度或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行业出现阶段性调整。策略上,现阶段建议分散筹码、逢低加仓,或可取得较高的胜率和期望收益。

目前处于港股牛市“三级火箭”第二阶段,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第一阶段,11月以来,恒指从估值陷阱转换至价值洼地,也就是到达2万点附近,这个过程已经结束。到了第二阶段,海外流动性在加速修复,同时国内疫情冲击影响已过至暗时刻,有望开启经济复苏之路,预计短期上涨空间为4%-9%。第三阶段,仍可期待宏观条件改善后所带来的恒指盈利增速预期上修,将打开港股进一步上升空间。

风险因素:1)国内扩内需政策力度不及预期;2)海外通胀超预期;3)高通胀叠加经济衰退,可能提升欧债风险;4)地缘政治冲突。

x

热门推荐

宝马计划与韩国厂商进行合作 生产固态电池

2022-07

海南推动农贸市场全面落实禁塑 加强违禁塑料制品源头治理

2021-12

柴犬登登拍卖记:动物是如何被司法拍卖的

2021-12

江西:到2025年鄱阳湖区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以上

2021-12

西藏森林消防:锻造雪域救援尖兵 打造高海拔山岳救援队伍

2021-12

加强人才融通发展 第10届海峡两岸水利青年工程交流营成功举办

2021-12

四川:空手夺刀救人的“95后”女民警捐献万元奖金传递爱心

2021-12

中国食品名市临沂坚持“三化融合” 争做“食安”守望者

2021-12

上海闵行一幼儿园教职工殴打幼儿 2名涉事人员已被行拘

2021-12

受贿1414万元 江西万载县委原书记胡全顺获刑11年6个月

2021-12

推荐阅读

国泰君安:港股内需方向仍是主线 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_全球报道

2023-01

【天天热闻】谁会用抖音桌面端聊天软件?

2023-01

每日热门:龙蟠科技股东户数增加4.40%,户均持股20.97万元

2023-01

减肥可以吃柿饼吗 减肥能不能吃柿饼

2023-01

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形成“3向11线19口岸”出入境通道体系 每日速看

2023-01

A股早评:沪指、深成指平开,地产板块开盘走强 世界快看点

2023-01

什么水果茶好喝?

2023-01

港股异动 | 汽车股集体上涨 上个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5%

2023-01

世界头条:新疆民族乐器制作匠人:保护+传承让琴声更悠扬

2023-01

报告: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生 数据安全治理需求提升 世界独家

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