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零食为何受欢迎?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 今亮点

澎湃新闻 2023-07-06 15:50:40

校门口、小区超市里,小包装的辣条、棒棒糖、薯片、小饮料等零食,家长们避之不及,孩子们却欲罢不能。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对学生“价格友好”的零食玩具,正成为许多孩子的“社交货币”,孩子们对“1元”产品热衷的背后,藏着他们难以满足的社交需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元”零食、玩具受欢迎

北京西城区一小学四年级家长艾女士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从来不要零花钱的女儿,竟然开始要钱买零食了,而且她买的大多是平时并不吃的东西。

艾女士在校门口观察发现,一到放学时间,学校旁边两家面积只有几平米的文具店里,就挤满了学生,非放学时段没有的各种小零食,此刻堆满了店家的柜台。女儿和几个同学挤到柜台前争相抢购那些“限时售卖”的小包装零食。这些零食的价格对小学生非常友好,每包在几毛钱到几块钱之间。她们买完零食,走出文具店,就会互相交换。

辽宁沈阳家长张女士也有相似困扰。孩子喜欢购买学校门口的辣条、棒棒糖、高糖饮料等小食品。张女士说:“这些东西花费虽小,但吃多了对健康不利。我也无法完全拒绝孩子的要求,因为孩子的同学们都在吃,他不吃,就‘落单’了。”

除廉价零食外,各种廉价小玩具、网络游戏也是孩子间拉近友谊的“纽带”。

上海市一小学校门外,临街商铺里售卖多种“五毛零食”。 吴振东 摄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来,盘手串风靡各地校园。经常可见三五个孩子聚在一起,手持串珠,捻出声音,孩子们说“特减压”。他们还互相比试谁盘的串珠花样最多,谁收藏的串珠最有特色,谁盘得最娴熟。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林则对奥特曼很“上头”,小林说:“因为大家都有奥特曼,我也要有,还要比他们多,他们就会来找我玩。”

在一次小学六年级同学生日聚会上,一位孩子妈妈看到,这些孩子要么手持一部手机,要么抱着一个平板电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按喜欢玩的网络游戏组成了一个个“朋友圈”。

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

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祥云分析指出,无论是零食、手串,还是奥特曼、网络游戏,都可以看作“社交货币”,其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

现实确实如此。以小小零食来说,它就承载了不少社交功能:表示亲密,分享零食;欢迎加入,分享零食;排遣郁闷,分享零食;表达感谢,分享零食;就连耍酷炫技,也可以分享零食。

一名家长展示孩子在学校门口小超市购买的零食。 王莹 摄

“叔叔,有‘CC乐’吗?”半月谈记者观察到,“CC乐”是一些小学生主动寻求的零食。这是一种吸食类糖果,已经流行多年。吸管中装满由葡萄糖、食用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制成的糖浆,吃的时候需要咬着管子吸。

“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在吃,我也觉得很好玩,有点像大人抽烟的感觉,有时候我们会比看谁学得比较像。”上海一位小学四年级男生说。

“班级男生们吃零食的比较多,最近同学间比较流行的有辣条、榴莲糖等。”沈阳市三年级学生小敏说,虽然知道总吃零食不健康,但有的时候同学间会“请客”,碍于情面不能不吃;班级里常常会有同学分享零食,有时候有同学帮助了自己,也会用零食来感谢对方。

创造时间空间,提升孩子社交质量

面对孩子们的“1元零食热”,一些家长忧虑,这些高油高盐高糖、小厂家出产的零食,会不会危害孩子身体健康;还有家长担心,利用物质媒介来社交,特别是网络游戏等,既花钱,又容易导致沉迷。

“当前社会,物质虽然很丰富,但孩子的社交却显得有些单一。”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心理老师肖冬梅说,以前一个大院里的孩子,在一起跳大绳、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游戏特别多,社交的内容和场景都很丰富。现在的孩子虽然物理距离不远,但是共同支配的时间很少,社交场景太局限,主要在放学路上。周末时,孩子们大都报了兴趣班,时间各不相同,很难凑一块儿玩。

有教师表示,孩子日常社交的贫乏也体现在,有的学校管理比较严格,孩子之间平时交流比较少,比如课间有些孩子也不出教室,在教室、走廊不让说话等,所以只能通过放学后一起购买零食开展社交。

受访专家认为,学龄段的孩子社交渴望大都特别强烈,这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家庭或学校,都应该正视并重视孩子的社交需求,给孩子创造社交的时间和空间,加强社交能力培养和教育。

曾祥云说,社交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技能等,还能够通过一种精神层面的分享,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打下良好基础。

多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建议,在学校里增加更多社交场景。比如孩子中午在食堂就餐,应该允许小声交流、互动等;午饭后、课间,应鼓励孩子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增加孩子的社交时间,丰富孩子的社交形式;利用三点半以后的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各种艺术、体育课程,让孩子们在课程中充分交流。

城市里的孩子,养在高楼大厦里,生活在钢筋水泥中,他们极少接触自然,也缺少适合儿童的户外社交场所。有家长提出,在城市规划及改造中,应多进行“适儿化”改造设计,打造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户外游戏运动场地,创造空间让孩子在家门口尽情玩耍、充分交流。

x

热门推荐

宝马计划与韩国厂商进行合作 生产固态电池

2022-07

海南推动农贸市场全面落实禁塑 加强违禁塑料制品源头治理

2021-12

柴犬登登拍卖记:动物是如何被司法拍卖的

2021-12

江西:到2025年鄱阳湖区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以上

2021-12

西藏森林消防:锻造雪域救援尖兵 打造高海拔山岳救援队伍

2021-12

加强人才融通发展 第10届海峡两岸水利青年工程交流营成功举办

2021-12

四川:空手夺刀救人的“95后”女民警捐献万元奖金传递爱心

2021-12

中国食品名市临沂坚持“三化融合” 争做“食安”守望者

2021-12

上海闵行一幼儿园教职工殴打幼儿 2名涉事人员已被行拘

2021-12

受贿1414万元 江西万载县委原书记胡全顺获刑11年6个月

2021-12

推荐阅读

“1元”零食为何受欢迎?背后是孩子们渴望社交的心理需求 今亮点

2023-07

世界今头条!玩过铁人三项的姑娘们后来怎么样了?

2023-07

热门:山西一公交车发生单方交通事故致4死13伤,官方:3名学生遇难

2023-07

贷款直播火出圈!监管摸底商业银行网络直播销售风险

2023-07

焦点报道:痛心!一公交车发生事故,4死13伤

2023-07

李玟老公富豪身份存疑,就职公司盈利欠佳早已退市

2023-07

大众汽车贝瑞德:到2030年大众在中国74%的新车将是新能源汽车 世界即时看

2023-07

世界视讯!2023年5月大宗商品-丁苯橡胶价格分析:价格为11375元/吨,同比下降10.43%

2023-07

金融监管总局曝光“科技外包”数据风险!银行保险自查进行时!_热门看点

2023-07

6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下行 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较大挑战_微速讯

2023-07